做對的事,人生少走冤枉路 | 堅持做對的事,結果自然來 | 每天做對的小事,累積大改變

2025-06-29

作對的事,其實沒那麼難

每天睜開眼睛,我們都在面對無數選擇,而作對的事往往不是最輕鬆的那條路。記得有次在夜市看到阿婆推著攤車上坡,明明趕時間,還是停下來幫她推一把。當下可能會遲到,但心裡那種踏實感,比什麼都值得。這種感覺,大概就是選擇對的事情時才會有的吧。

很多人常把「效率」掛嘴邊,卻忘了先確認方向是否正確。就像下面這個表格,把事情分成四種情況:

類型 例子 結果
對的事做對 熬夜準備重要簡報 成就感+實際成效
對的事做錯 想孝順父母但只會給錢 雙方都不開心
錯的事做對 認真幫朋友圓謊 良心不安
錯的事做錯 賭博想翻本越陷越深 全面崩壞

台灣職場上常聽到「先求有再求好」,但這觀念其實有點危險。我有個朋友在科技業,主管要求他們用不環保但便宜的材料趕出貨,雖然當下業績達標,後來被客戶發現,反而損失更大。這讓我想到,作對的事有時候需要一點勇氣,特別是在大家都選擇抄捷徑的時候。

教養孩子也是同樣道理。與其總是告訴孩子「你應該怎樣」,不如讓他們自己體會選擇的後果。像上次帶侄子去超商,他猶豫很久最後把零錢捐給流浪動物協會,那種自己決定要做好事的表情,比被大人逼著捐錢真實多了。作對的事如果變成強迫,反而失去原本的意義。

生活中到處都是這種微小卻重要的選擇時刻:要不要撿起路上的垃圾?該不該提醒店員多找了錢?這些看似小事,累積起來就是我們為人的樣子。作對的事不一定要驚天動地,更多時候是在沒人看見時,你依然選擇那條讓自己睡得著覺的路。

作對的事

為什麼我們總是糾結什麼才是對的事?台灣人的日常困惑

每次站在飲料店前,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單就開始天人交戰。「珍珠要加還是不要加?」「半糖會不會太甜?」「這杯熱量到底多少?」這種小到不行的選擇,我們卻能糾結老半天。台灣人就是這樣,連買杯手搖飲都能陷入選擇困難症,更別說人生中那些重大的決定了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其實這種糾結背後,藏著我們對「完美選擇」的執著。從小被教育要做對的事,但什麼才是「對」?看看下面這些日常情境,你是不是也常卡關:

情境 常見糾結點 內心小劇場
點餐時 要不要為了健康選沙拉 「可是炸雞看起來比較好吃…」
換工作 該追求高薪還是興趣 「現在這份穩穩的好像也不錯?」
買東西 要便宜還是品質好 「這個價差到底值不值得?」

我們總在「應該」和「想要」之間拔河。長輩說要存錢買房,但心裡又想去環遊世界;知道早睡對身體好,卻捨不得追完那部劇。這種矛盾特別容易發生在台灣人身上,因為我們既傳統又現代,既保守又想突破,常常卡在兩種價值觀中間動彈不得。

更麻煩的是,現在資訊爆炸,隨便Google就有千百種說法。吃這個好、那個不好,這樣做成功、那樣做會失敗。每條建議都說得頭頭是道,結果我們反而更不知道該聽誰的。就像我朋友阿明,為了要不要讓小孩補英文,查了三天三夜的資料,最後還是決定擲筊問神明。

什麼時候該堅持做對的事?職場老鳥的真心話

最近跟幾個在職場打滾十幾年的老朋友聊天,大家都在感嘆現在年輕人太容易妥協。其實啊,做對的事情有時候真的很難,但有些時候真的不能退讓。我整理了一些職場老鳥們的血淚經驗,分享給正在職場奮鬥的你。

首先,當牽涉到職業道德底線時絕對不能讓步。比如說老闆要你做假帳、同事想推黑鍋給你背,這種時候裝傻妥協只會害死自己。我認識一個會計姐姐就是堅持不做假帳,雖然當下被主管刁難,但後來公司出包時她反而因為誠實保住工作。

該堅持的時刻 不該退讓的原因 常見後果
違法或違反職業道德 可能背負法律責任 信譽受損、職涯危機
危害他人安全 良心過不去 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
長期損害公司利益 最終還是自己倒楣 團隊信任破裂

再來是關乎專業判斷的時候。你可能會遇到外行領導硬要指導內行,或是客戶提出完全不合理的需求。這時候與其硬著頭皮照做,不如好好溝通解釋。我朋友在設計公司就遇過客戶要他把logo放大再放大,他最後堅持專業建議,反而讓客戶看到效果後更信任他。

最後是個人權益相關的事。加班費該拿就要拿、特休該休就要休,很多人覺得「不好意思開口」,但長期下來只會讓自己累垮。記得啊,公司少你一個不會倒,但你的人生只有一次。當然啦,堅持要有技巧,不是叫你跟主管拍桌吵架,而是學會用聰明的方式溝通。

作對的事

做對的事卻被罵?教你如何化解職場尷尬時刻

職場上最嘔的就是明明做對事情卻被主管或同事罵,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氣到想翻桌!但先別急著暴走,冷靜下來才能找到最佳解套方式。首先,要搞清楚對方為什麼生氣,有時候不是你的錯,而是對方情緒管理有問題,或是根本誤會了你的用意。

遇到這種狀況,可以試試這幾招:

情境 應對方式 小技巧
主管誤解你的做法 先耐心聽完批評,再用具體數據說明 “我理解您的顧慮,不過這次是根據上次會議決議的A方案執行…”
同事搶功還倒打一耙 保持微笑但堅定釐清事實 “這個企劃確實是我們一起討論的,不過執行部分是我負責到凌晨三點…”
客戶無理取鬧 先安撫情緒再提出解決方案 “您說得對,我們馬上來檢視流程,現在先幫您處理這個急件…”

記得,被罵當下最忌諱的就是直接頂回去,就算你百分之百正確,硬碰硬只會讓場面更難看。反而應該用「是的…同時…」這種溝通技巧,先接住對方情緒,再帶出你的立場。

辦公室政治很現實,有時候做對事情反而會踩到別人地雷。這時候與其糾結對錯,不如想想怎麼把傷害降到最低。像是事後私下找主管喝咖啡聊開,或是用mail補上詳細說明,都是不錯的補救方式。重點是要讓對方有台階下,又能保住你的專業形象。

另外養成隨時記錄工作過程的習慣也很重要,遇到爭議時就能拿出會議紀錄、line對話或檔案修改時間當證據。台灣職場很吃這套,有白紙黑字佐證,再機車的人也很難繼續找你麻煩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