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上哪玩?台北夜生活推薦 | 傍海咖啡廳!北海岸5間必訪 | 傍晚運動正當時!公園慢跑攻略

2025-07-16

喺台灣生活,好多人都習慣「傍」住Google Maps搵路,特別係去啲未去過嘅地方。呢個地圖APP真係幫咗好多人解決迷路嘅煩惱,無論係揸車、搭捷運定係行路,只要開住佢就唔怕蕩失路。而家連老人家都識得用,真係好方便!

講到Google Maps嘅功能,最常用嘅一定係路線規劃。只要輸入起點同終點,佢就會幫你計好幾種唔同嘅交通方式,仲會話你知大概要幾耐時間。我成日都會比較下搭巴士快啲定係搭捷運快啲,有時仲會發現啲捷徑路線,真係慳唔少時間。

功能 用途 使用頻率
路線規劃 搵最快路線 ⭐⭐⭐⭐⭐
街景服務 睇實景確認位置 ⭐⭐⭐⭐
商家資訊 查營業時間同評價 ⭐⭐⭐
即時路況 避開塞車路段 ⭐⭐

除咗搵路,Google Maps仲可以幫你搵附近嘅餐廳同商店。有時晏晝唔知食咩好,我就會開嚟睇下附近有咩好嘢食,仲可以睇埋其他人嘅評價同相片,等我可以揀間好啲嘅。特別係去旅行嘅時候,呢個功能真係好有用,唔使盲中中咁搵食肆。

最近發現Google Maps有個新功能,就係可以儲存自己嘅地圖。我可以將成個行程嘅景點mark低,仲可以加埋備註,等下次去嘅時候就唔使再重新搵過。呢個功能對於成日去旅行嘅人嚟講真係好正,可以好好規劃自己嘅行程。

另外,街景功能都幫咗我唔少忙。有時約人見面,個地方唔太熟,我就會先用街景睇下個門口係點樣,等去到就唔會搵唔到。特別係啲小巷裡面嘅店舖,有街景真係方便好多,至少知道大概個位置係邊。

傍


1. 什麼是傍?台灣人最常遇到的3種傍狀況

「傍」這個詞在台灣日常對話中很常見,簡單來說就是「靠著、依賴」的意思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台灣人最常遇到的3種傍狀況,這些情境你一定不陌生,甚至自己就親身經歷過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是最經典的「傍友」,就是那種總愛蹭吃蹭喝的朋友。每次聚餐都剛好「忘記帶錢包」,或是「手機沒電不能轉帳」,但下次還是會熱情邀約你吃飯。這種人通常臉皮很厚,被講了還會裝傻說「我們不是好朋友嗎?」讓人又好氣又好笑。

再來是職場上常見的「傍同事」,這種人特別會挑時間出現。每當你要訂飲料時,他就會「剛好」路過說「幫我加一杯」;遇到麻煩的工作任務時,又會「突然」有急事要處理。最誇張的是,等升遷考核時,他卻能神奇地把所有合作過的案子都寫進自己的績效裡。

最後是感情中的「傍另一半」,這種情況在情侶間特別明顯。總有一方會把對方當成人形ATM,逛街時「手機沒電」要你幫忙結帳,或是「薪水還沒入帳」但要繳電話費。更厲害的是連房租都能「忘記」繳,等另一半默默幫忙墊錢後才想起來。

傍類型 常見情境 經典台詞
傍友 聚餐不付錢 「你先墊,我晚點轉給你」
傍同事 搶功勞躲工作 「這個案子我也有參與」
傍另一半 經濟上依賴 「我的錢都投資了,你先幫我出」

2. 誰最容易被人傍?這5種特質要小心!在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容易被當成「提款機」或「工具人」,不是被借錢不還,就是被要求幫忙做東做西。今天就來聊聊哪些性格特質的人最容易吸引這種「傍友」,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以下特徵,可能要開始學著設立界線啦!

首先就是「老好人型」,這種人通常不太會拒絕別人,就算心裡不願意也會勉強答應。隔壁王阿姨就是典型例子,她總說「怕傷和氣」,結果社區裡誰家要代收包裹、幫忙帶小孩都找她,最近還被推選當管委會總幹事,根本是自找麻煩。再來是「面子至上型」,特別在意別人眼光,怕被說小氣或不合群。像我有個朋友阿明,每次聚餐都搶著買單,其實他薪水也不高,但就是拉不下臉來AA制。


以下整理5種最容易被人傍的特質,快看看你中了幾項:

特質類型 常見行為表現 容易被利用的點
老好人型 不敢拒絕、有求必應 成為免費勞工/情緒垃圾桶
面子至上型 搶著付錢、愛充場面 被當成ATM或冤大頭
孤獨怕寂寞型 怕沒朋友、過度討好 被當成備胎或工具人
責任感過強型 覺得什麼都該自己扛 工作被塞額外任務
耳根子軟型 容易被說服、立場不堅定 被推銷或借錢不還

第三種「孤獨怕寂寞型」也很常見,特別是剛搬來台北工作的年輕人。我表妹就是這樣,為了融入同事圈子,明明不喜歡喝酒還是每周陪唱KTV,最後變成專門負責訂位和收錢的「班代」,聚會完還要幫忙叫車,根本是花錢買罪受。至於「責任感過強型」通常出現在職場,像我們公司的小美,因為做事太可靠,現在連同事請假的工作都丟給她,主管還覺得「反正她會處理好」。

最後要說「耳根子軟型」,這種人最容易被推銷或借錢。巷口早餐店老闆就是受害者,明明只是來推銷清潔劑的業務,聊兩句就買了十幾罐根本用不到的產品。上次還有客人說忘記帶錢包,他居然讓人賒帳三個月,最後當然是肉包子打狗啦!

傍

3. 何時最容易發生傍的情況?避開這些時段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時段就能大大降低風險。台灣人常說的「傍」就是指那些突然冒出來讓你措手不及的狀況,可能是交通意外、路上糾紛或是其他突發事件。這些狀況雖然無法完全避免,但有些時段特別容易發生,了解後就能提前避開。

首先就是上下班的尖峰時間,特別是早上7點到9點和傍晚5點到7點。這段時間路上車多人多,大家趕著上班上課或回家,心情容易急躁,一個不小心就會擦撞或起衝突。再來就是假日的前後,像是週五晚上和週日傍晚,很多人出遊或返鄉,車流量大增,事故率也跟著提高。另外像是節慶假期前後,例如過年、清明連假時,高速公路和景點周邊都是傍的好發地點。

高風險時段 容易發生的狀況 建議做法
平日上下班尖峰 車禍、行車糾紛 提早出門或改道
週五晚上 酒駕、疲勞駕駛 避開夜間行車
連續假期前後 塞車、違規停車 查詢即時路況

天氣變化大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,像是突然下大雨或是起霧的清晨傍晚,視線不良加上路面濕滑,很容易發生追撞或打滑。另外就是深夜時段,雖然車少但常有疲勞駕駛或酒駕,危險性反而更高。這些時段如果非得出門,建議多留點時間,保持安全距離,遇到狀況才不會手忙腳亂。

學校周邊的上下學時間也是傍的熱點,特別是國中小附近,很多家長接送小孩時會臨時停車或違規迴轉,行人又多,一個不注意就會有狀況。這段時間最好繞道而行,或是放慢車速多注意周邊動態。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市場、夜市周邊,人車混雜的地方本來就比較容易出問題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