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製傢俱保養5秘訣,用20年還像新的一樣 | 這些木製小物讓家更有温度,你入手了嗎? | 木製餐具怎麼挑?專家教你避開地雷

2025-07-03

最近整理家裡發現好多木制用品,從餐具到家具都有,才發現原來木頭製品在我們生活中這麼常見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充滿溫度的木製好物,還有它們的日常保養小技巧。

先說說最常見的木製餐具,像是筷子、砧板、湯匙這些。木頭餐具用起來特別有手感,不會像金屬那樣冷冰冰的。不過要注意保養方式,這裡整理幾個重點:

木製餐具類型 使用注意事項 清潔方式
木筷子 避免長時間浸泡 用中性清潔劑快速洗淨
木砧板 生熟食分開使用 定期用鹽巴搓洗殺菌
木碗 不要放微波爐 擦乾後倒扣晾乾

說到木製家具,台灣潮濕的氣候真的是大敵。我家那張實木餐桌前陣子就因為梅雨季發霉,後來學到要用稀釋的白醋水擦拭,效果比化學清潔劑好很多。現在還會定期用木質保養油擦拭,讓家具保持光澤。

最近很流行的手作木工也很值得一試,從簡單的手機架到小凳子都可以自己做。入門建議先從松木這類軟木開始,工具也不用太專業,基本的手鋸、砂紙、木工膠就能完成不少作品。做完那種成就感真的會上癮,而且自己做的東西用起來特別有感情。

木製品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每件都有獨特的紋理,用久了還會留下屬於自己的生活痕跡。像我的木製書架用了五年,現在上面的刮痕都變成回憶的一部分了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購買木製品時要注意是否有FSC認證,這樣才能確保木材來源是永續經營的森林。

木制

最近好多朋友搬新家都在問「木製傢俱怎麼挑?5個台灣人最常問的選購問題」,其實挑木頭傢俱真的有很多眉角要注意。台灣氣候潮濕,選錯木頭沒幾年就會變形發霉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戰經驗,幫大家避開地雷區。

首先最常被問的就是「實木跟貼皮怎麼分?」。老實說現在貼皮技術超好,連老師傅都要仔細看才分得出來。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側面紋路,實木的紋理會連貫自然,貼皮的接縫處通常會有重複花紋。另外可以試著在不明顯處刮一下,實木刮痕內外顏色一致,貼皮就會露出底層材料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再來是「哪種木材最適合台灣?」這個問題超重要!下面整理常見木材特性給大家參考:

木材種類 價格區間 防潮性 耐用度 適合用途
柚木 ★★★★★ ★★★★★ 戶外傢俱
胡桃木 中高 ★★★★☆ ★★★★☆ 餐桌椅
橡木 ★★★☆☆ ★★★★☆ 書櫃
松木 ★★☆☆☆ ★★★☆☆ 兒童傢俱
合板 最低 ★☆☆☆☆ ★★☆☆☆ 短期使用

第三個熱門問題是「怎麼判斷做工好壞?」。建議大家一定要實際摸過,抽屜要試拉看看順不順,門板縫隙要均勻。特別注意接榫處,好的木工會用傳統榫接,比用螺絲釘的耐用很多。邊角處理也很重要,圓潤打磨才不會刮傷。

很多人也會擔心「買回家會不會有尺寸問題?」。記得要先量好家裡空間,特別是走道寬度和電梯大小。台灣很多公寓樓梯轉角很窄,曾經有朋友買了沙發結果卡在樓梯間超尷尬。最好帶著捲尺去賣場,把擺放位置的長寬高都量清楚。

最後是「保養真的很麻煩嗎?」其實只要定期用乾布擦拭,每半年上一次木蠟油就夠了。台灣濕氣重,要特別注意不要放在冷氣出風口或陽光直射的地方,不然容易裂開。如果發現有發霉要立刻處理,可以用稀釋的白醋輕輕擦拭。

為什麼台灣老屋都愛用木製窗框?在地師傅解密

走在台灣老街巷弄,總會被那些老屋的木製窗框吸引,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木窗,不僅是建築特色,更藏著老一輩的智慧。在地老師傅阿明伯說,早期台灣氣候潮濕多雨,木頭窗框其實比想像中耐用,而且修繕方便,這才是老房子偏愛木窗的真正原因。

阿明伯邊刨著木料邊解釋,日治時期引進的檜木、杉木都是上等材料,經過特殊處理後,防潮效果比現代人想像的好很多。而且木窗框有個最大優點——「會呼吸」,台灣夏天悶熱,木頭能自然調節室內濕氣,這點是金屬窗框做不到的。他還特別提到,老一輩匠人都會用「烤桐油」的工法,讓木窗更耐候。

木窗優點 現代鋁窗缺點
自然調節濕度 容易結露滴水
修補簡易 損壞需整組更換
隔熱效果佳 金屬導熱快
造型變化多 款式較制式

老師傅翻出當年的工班紀錄本,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各種窗型尺寸。他說1950年代最流行「上下推拉窗」,因為台灣房子普遍狹長,這種設計最省空間。而木窗框的榫接工法也很有學問,要預留「膨脹縫」應付熱脹冷縮,這些細節現在年輕師傅都不太懂了。

在台南老建材行工作三十年的林阿姨補充,早期台灣人蓋房子講究「就地取材」,木料取得容易又便宜,而且木窗框可以配合磚造、木造等不同結構,施工彈性很大。她店裡還留著幾組昭和時期的窗框零件,見證了那個手工精緻的年代。

木制

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玩木工DIY,新手DIY木製小物該從哪開始?工具清單大公開!其實入門沒有想像中困難,只要準備幾樣基本工具,就能做出超有成就感的木製小物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的經驗,讓想嘗試的朋友可以少走冤枉路,第一次DIY就上手。

首先要準備的是基本手工具,這些在五金行都買得到,價格也不會太貴。建議從簡單的杯墊、手機架這種小物件開始練習,等熟悉工具後再挑戰更複雜的作品。記得一定要戴手套和護目鏡,木屑飛濺可是很危險的喔!

工具名稱 用途說明 建議價格範圍
木工鋸 切割木料用,建議選細齒鋸 NT$200-500
砂紙(80-400目) 打磨表面,粗到細都要準備 NT$50-150
木工膠 黏接木頭專用 NT$100-200
直角尺 測量直角和畫線 NT$150-300
鐵鎚 敲打和組裝用 NT$100-250

選木材也是門學問,新手建議從松木或杉木開始,這些木料比較軟、好加工,價格也親民。可以去建材行買現成的木條或木板,請店家幫忙裁切成適當大小。記得挑選表面平整、沒有裂痕的木料,這樣後續加工會輕鬆很多。

實際操作時要注意,鋸木頭要順著木紋方向,這樣切口才會平整。打磨時要從粗砂紙慢慢換到細砂紙,每個階段都要確實磨到沒有前一道的痕跡。上膠時別貪心塗太多,擠壓出來的殘膠要馬上擦掉,不然乾掉會很難處理。這些小技巧都是實際做過才會知道的寶貴經驗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