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人過世後這些禁忌千萬別犯 | 喪家必看!親人離世禁忌全整理 | 長輩沒説的喪事禁忌你知道嗎

2025-07-08

親人過世禁忌是台灣傳統喪禮中特別需要注意的細節,這些習俗雖然隨著時代改變有些調整,但多數長輩仍十分重視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禁忌,讓大家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能夠更得體地處理,避免不小心觸犯傳統忌諱。

首先最需要注意的是服喪期間的穿著打扮,傳統上直系親屬要穿素色衣服,尤其避免鮮豔的紅色系。女性在這段期間最好不要化妝、塗指甲油,男性則要避免刮鬍子、剪頭髮。這些習俗源自對逝者的尊重,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麻煩,但至少要避免在靈堂或告別式上打扮得太花俏。

喪禮期間還有些特別的禁忌行為要留意:

禁忌行為 原因說明
參加婚慶喜宴 沖煞不吉利
進廟拜拜 避免將穢氣帶入
說”再見” 象徵再次發生喪事
觸摸神像 可能沾染晦氣
搬家入厝 影響新家風水

另外在守靈期間,有些細節常被忽略但很重要。比如香火要持續不中斷,這象徵對亡者的供養;晚上最好有人守夜,傳統說法是避免貓狗等動物跳過遺體;親友來弔唁時,家屬要回禮但不能說”謝謝”,而是用”有心”來回應。這些小細節都體現了台灣人對喪禮的重視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,每個家庭的信仰和習慣可能有些差異,如果遇到不確定的情況,最好直接詢問長輩或禮儀師。現代社會雖然越來越開放,但這些傳統禁忌背後都蘊含著對逝者的尊重與緬懷,了解後就能用更適當的方式表達哀思。

親人過世禁忌


親人過世後為什麼要避免剪頭髮?台灣傳統禁忌解析

台灣民間有個習俗,就是家裡有親人過世時,通常會被告誡在百日內不要剪頭髮。這個禁忌其實跟傳統的孝道觀念有關,老一輩的人認為,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在守喪期間剪頭髮會被視為不孝的表現。尤其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這些習俗背後的意義,常常會覺得很困惑,為什麼連剪個頭髮都不行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個禁忌主要來自古代「居喪不剃髮」的傳統,古人認為父母過世後,子女應該要表現出哀傷的樣子,連頭髮都不能整理,讓自己看起來很憔悴才是孝順。雖然現代人已經沒有這麼嚴格,但這個習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。特別是在鄉下地區,老人家對這些禁忌還是很在意的,如果晚輩不小心犯了禁忌,可能會被長輩唸很久呢!

禁忌時期 主要緣由 現代常見做法
百日內(傳統) 表達哀傷與孝道 多數人仍遵守,特別是年長者
四十九日內(佛教) 避免影響亡者往生 部分家庭會配合法事期間遵守
對年(週年)前 傳統守孝觀念 年輕世代較少嚴格執行

其實這個習俗背後還有一個實用的考量,早期台灣社會辦喪事要處理的事情很多,從入殮到出殯往往要好幾天,家屬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整理儀容。而且以前理髮店不多,剪頭髮要特別跑一趟,在喪事期間確實不太方便。現在雖然隨時都能剪頭髮,但這個禁忌還是被當成對逝者的一種尊重保留下來。

有些比較講究的家庭,甚至會把這個禁忌延伸到其他方面,比如不能參加喜慶活動、不能穿鮮豔衣服等等。不過隨著時代改變,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太在意這些,主要還是看每個家庭的習慣。如果你不確定該不該剪,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問問家裡的長輩,避免不小心觸犯禁忌讓老人家不開心。

家人往生後多久不能參加婚禮?這些時機要注意,這其實是很多台灣人在面對喪親之痛時會遇到的困擾。傳統習俗上確實有些禁忌,但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彈性,主要還是看家屬的心情和接受度。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情況,讓你在這個過渡期能更清楚如何拿捏分寸。

一般來說,傳統習俗會建議在百日內避免參加喜慶場合,尤其是直系親屬過世的情況。這是因為喪家還在服喪期間,心情上可能還沒準備好參與歡樂的場合。不過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在對年(滿一週年)後再參加婚禮,這樣對雙方都比較不會有壓力。如果是旁系親屬或朋友過世,限制就會相對寬鬆些。


親屬關係 建議等待時間 注意事項
直系親屬 百日或對年 避免擔任婚禮重要角色
旁系親屬 49日後 可低調出席但不宜太活躍
朋友 無嚴格限制 尊重喪家感受自行判斷

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個人感受和雙方家庭的接受度。有些家庭比較傳統,可能會希望遵守更長時間的禁忌;也有些家庭覺得只要心意到就好,不會太在意這些規矩。最重要的是跟新人溝通清楚,讓他們了解你的狀況,通常大家都能互相體諒。如果真的很想參加但又有顧慮,也可以選擇只出席儀式不參加宴客,或是用其他方式表達祝福。

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,如果你還在戴孝期間(通常是父母過世後的三年內),參加婚禮時最好避免穿著太鮮豔的衣服,也不要坐在主桌或顯眼的位置。這些小細節都是對新人的尊重,也能讓自己心裡比較踏實。現代社會雖然越來越開放,但這些傳統觀念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,能夠幫助我們在情緒上慢慢調適。

親人過世禁忌

喪事期間為何不能説『再見』?台灣喪葬禁忌小知識,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傳統的喪葬習俗有關。在台灣的喪禮文化中,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禁忌,這些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,背後都有其特殊的意義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喪葬禁忌,讓大家了解這些習俗背後的緣由。

首先,喪事期間不說「再見」是因為這個詞有「再次相見」的意思,在送別往生者的場合說這句話,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,暗示希望死者「再回來」。台灣人通常會用「保重」、「慢走」來代替,表達對生者的關心,同時也避免觸犯禁忌。另外,參加喪禮後也不能直接回家,要先到公共場所繞一繞,這叫做「避煞」,是為了避免把不好的氣場帶回家。

除了語言上的禁忌,台灣喪葬習俗中還有許多其他要注意的事情。比如:

禁忌事項 原因 替代做法
不能穿鮮豔衣服 表示對逝者的尊重 穿素色或深色衣物
不能剪頭髮、指甲 象徵斷絕與逝者的緣分 等喪事結束後再整理
不能說「死」字 直接說不禮貌 用「往生」、「過身」代替
不能帶小孩參加 怕小孩受到驚嚇 請親友幫忙照顧

這些禁忌雖然看起來有些迷信,但其實都是台灣人對生命的一種尊重。在喪事期間,大家都會特別注意言行舉止,就是希望能夠圓滿送走往生者,同時也保護生者不受影響。每個地方的習俗可能有些差異,但核心精神都是相同的。

另外,在台灣的喪葬習俗中,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。比如參加完喪禮後,通常會收到一個紅包,裡面裝著錢和艾草,這個叫做「淨身錢」,回家前要把錢花掉,艾草則用來洗澡,象徵去除晦氣。還有就是奠儀的金額要單數,因為雙數是喜事在用,單數才適合喪事。這些小細節都是台灣喪葬文化的一部分,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清楚,但老一輩還是很重視的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