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7年12月發生了這些大事! | 1987年12月經典老歌回顧 | 1987年12月出生的人現在幾歲?

2025-07-12

1987年12月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月份,那個年代的文化、娛樂和科技都正在快速發展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特別的時段發生的大小事,帶你看看當時的世界是什麼模樣。

說到1987年12月,不得不提到當時的流行文化。電影院正在熱映由席維斯·史特龍主演的《飛越巔峰》(Over The Top),雖然被部分影評人歸類為”爛片”,但那種80年代特有的熱血風格至今仍讓許多影迷津津樂道。同時間,英國長壽肥皂劇《EastEnders》也正播出1987年的聖誕特輯,成為當時英國家庭聖誕節必看的節目之一。

1987年12月重要事件 類別 備註
《飛越巔峰》上映 電影 席維斯·史特龍主演
《EastEnders》聖誕特輯 電視 英國收視冠軍
披頭四專輯重發 音樂 1987年版CD發行
Ibanez RG550推出 樂器 經典電吉他型號

音樂方面,1987年12月也是個重要時刻。披頭四的專輯在這段時間重新發行CD版本,引發樂迷熱烈討論。當時的CD音質與後來2009年重製版的差異,至今仍是發燒友們爭論的話題。同時,Ibanez RG550這款經典電吉他也在此時推出,它的獨特設計影響了後世無數吉他手。

運動領域也有不少趣事。職業摔角在1987年12月底舉辦了多場重要賽事,Wrestling Observer的報導詳細記錄了這些精彩對決。而在棒球卡收藏界,1987年Topps發行的Barry Bonds新秀卡因為印刷錯誤成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,特別是那個著名的”6號錯誤”版本。

科技產品方面,1987年推出的Porsche 924S雖然不是最頂級的型號,但其經典設計至今仍讓車迷念念不忘。論壇上常能看到車主分享他們對這款車的熱愛與改裝心得。而在電子遊戲領域,雖然TF2的偵察兵角色要到很久以後才出現,但有粉絲考據出這個角色的”官方死亡日期”竟然設定在1987年12月4日,成為遊戲迷間有趣的冷知識。

1987年12月

1987年12月發生了什麼大事?回顧那個年代的台灣社會,那是一個充滿轉折的關鍵時刻。當時台灣剛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不久,整個社會正處在民主化的陣痛期。12月最轟動的事件莫過於「五二〇事件」後續發展,農民運動領袖林義雄等人獲准保釋,讓街頭抗爭氛圍稍微緩和。同時,報禁也即將在隔年元旦解除,民間已經能感受到言論自由的春風正在吹拂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那個年代的生活其實很「古早味」,物價便宜但選擇不多。來看看1987年前後台灣的日常消費對比:

項目 1987年價格 2025年價格
陽春麵 15元 45元
電影票 60元 280元
計程車起跳價 30元 70元
台北市公寓 200萬/戶 2500萬/戶

當時的台灣社會正在經歷劇烈變革,解嚴後的各種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校園裡開始出現「野百合學運」的雛形,地下電台悄悄播放著過去被禁的台語歌,就連菜市場的阿嬤都會偷偷討論「那個不能說的黨外雜誌」。最有趣的是,雖然政治氣氛緊張,但民間生活卻異常熱鬧,夜市裡永遠人聲鼎沸,大家邊吃蚵仔煎邊聊國家大事,形成特殊的台灣風景。

科技方面,1987年台灣剛引進第一台B.B.Call,大哥大還要再等好幾年。年輕人最潮的娛樂是去冰宮溜直排輪,或是窩在茶藝館聽卡帶。那時候沒有網路,但「大家樂」簽賭風靡全台,連家庭主婦都會研究明牌,成為另類的全民運動。電視只有三台可看,週六晚上的「黃金拍檔」是家家戶戶必看的節目,這種單純的娛樂方式現在想來反而讓人懷念。

誰在1987年12月改變了台灣歷史?關鍵人物盤點,這個問題總讓老一輩的台灣人感慨萬千。那年冬天發生的事,徹底翻轉了台灣的命運軌跡,而背後幾位關鍵人物的抉擇與勇氣,至今仍被津津樂道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些改寫歷史的重要角色,看看他們如何在關鍵時刻發揮影響力。

說到1987年,絕對不能不提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先生。那年他做出解除戒嚴的重大決定,結束了長達38年的軍事管制。這個決策背後的考量很多,包括國際壓力、民間運動的興起,還有他個人對台灣未來發展的思考。特別是在12月這個時間點,各種社會力量已經累積到臨界值,蔣經國的決定就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,讓台灣社會開始劇烈轉型。

除了最高領導人外,當時還有幾位民間領袖也扮演了重要角色:

人物 貢獻 當時身份
林義雄 推動民主運動 黨外運動領袖
陳菊 組織勞工運動 人權工作者
李遠哲 學界代表發聲 中央研究院院士

這些人不畏威權體制,持續在民間推動改革思潮。特別是林義雄,即使經歷家人遭遇不幸,仍堅持參與民主運動,這種精神感動了無數台灣人。而陳菊則是把勞工權益帶入公眾視野的重要推手,她組織的街頭運動讓政府不得不正視基層民眾的需求。

當時的國際環境也很關鍵,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持續施壓。雖然這些外國勢力不能算”人物”,但他們的態度確實影響了台灣當局的決策方向。特別是雷根政府時期的對台政策,間接加速了台灣政治改革的腳步。

1987年12月

為什麼1987年12月對台灣這麼重要?解禁背後的意義

1987年12月對台灣來說是個超級關鍵的轉捩點,因為當時政府宣布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。這個決定不只讓台灣社會瞬間活絡起來,更讓大家終於能大口呼吸自由的空氣。在那之前,報紙不能隨便寫、集會要申請、連講話都要很小心,解禁後這些限制通通鬆綁,台灣開始邁向真正的民主社會。

當時的改變有多具體?看看這個表格就知道:

戒嚴時期限制 解禁後變化
報禁(限制新報紙發行) 開放報紙登記,媒體百花齊放
黨禁(禁止組新政黨) 允許成立新政黨,政治多元化
嚴控集會遊行 制定《集會遊行法》,保障人民權利
出入境管制嚴格 放寬出國限制,台灣人開始走向世界

解禁不只是條文上的改變,更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氛圍。街頭開始出現抗議活動,各種聲音都能被聽見;政治人物不再只有一種顏色,選舉也變得更有競爭性。這些變化雖然一開始讓社會有點亂,但卻是台灣成長必經的陣痛期。

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解禁後台灣人終於能大方討論「我們是誰」這個問題。以前連講「台灣」兩個字都可能被盯上,後來大家開始認真思考身份認同,文化創作也變得更多元,這些都是解禁帶來的深遠影響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