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進四合院:老台北人的記憶 | 走進五進四合院的時光隧道 | 五進四合院必看3大特色

2025-07-12

說到傳統建築的魅力,就不得不提「五進四合院」這種經典格局。這種層層遞進的院落設計,不僅展現了古人對空間運用的智慧,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走進這樣的院子,從大門開始一路向內,每一進都有不同的功能與風景,就像在翻閱一本立體的歷史書。

五進四合院的格局通常可以這樣劃分:

進數 主要功能 常見配置
第一進 門廳接待 大門、倒座房
第二進 會客區域 外院、廂房
第三進 主體建築 正廳、主屋
第四進 生活起居 後院、臥房
第五進 後花園 園林、廚房

現在很多老宅改造的案例,都會保留五進四合院的基本結構,但加入現代化的衛浴設備。像第三進的主屋經常被改造成帶有獨立衛浴的套房,設計師會巧妙地將管線藏在傳統的木結構裡,既不失古味又提升生活便利性。有些業主甚至會在第五進的後花園設置露天淋浴區,讓泡澡時能欣賞庭園景致。

在修復老四合院時,衛浴空間的規劃特別考驗功力。傳統建築的承重結構不能隨意更動,所以設計師得想辦法在不破壞樑柱的前提下,把現代化的排水系統和防水工程做好。看過幾個案例是把原本的雜物間改成乾濕分離的浴室,利用天井引入自然光,讓老房子也能有明亮的沐浴空間。這些改造不僅保留了建築的歷史感,更讓住在裡面的人享受到符合現代標準的舒適生活。

五進四合院


五進四合院是什麼?帶你認識這獨特建築格局,這種傳統建築在台灣雖然不常見,但可是中國北方建築的精華呢!簡單來說就是由五個「進」組成的四合院,每個「進」都是一個獨立院落,一進套一進,層層遞進,超級講究的啦~這種格局通常只有大戶人家或官宦家庭才蓋得起,畢竟要佔地夠大才能這樣玩嘛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五進四合院的構造,真的超有意思的!從大門進去後,會先經過第一進的「外院」,這裡通常是接待普通客人的地方。接著第二進的「前院」就比較正式了,用來接待貴賓。第三進的「中院」最氣派,是主人居住和舉辦重要活動的場所。第四進的「後院」比較私密,通常是女眷活動區域。最後第五進的「花園」就是休閒娛樂的地方啦~每個區域都有明確的功能劃分,超講究的!

進數 名稱 主要功能 特色
一進 外院 接待普通客人 門房、車馬停放處
二進 前院 接待貴賓 會客廳、書房
三進 中院 主人居住、重要活動 正廳、主臥室
四進 後院 女眷活動區域 廚房、繡樓
五進 花園 休閒娛樂 假山、池塘、亭台樓閣

這種建築格局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的「軸線對稱」設計,從大門到最後面的花園,所有建築都沿著一條中軸線對稱排列,看起來超整齊美觀的!而且每個院落之間都會用「垂花門」或「屏門」隔開,既保持隱私又很有層次感。牆壁和屋頂的設計也超講究,冬暖夏涼不說,下雨時雨水還會順著屋簷形成漂亮的「雨簾」,超有詩意的啦~

住在五進四合院裡真的超享受的,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,又不會互相干擾。老人家可以在花園散步,小孩子在前院玩耍,男主人在書房會客,女主人在後院料理家務,整個就是古代版的豪宅社區啊!雖然現在台灣很少看到完整的五進四合院,但在一些老宅或古蹟還是能看到類似的設計元素,下次去參觀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看看喔~

誰適合住五進四合院?解析這種建築的居住族羣,這個問題其實跟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。五進四合院作為傳統中式建築的經典代表,不僅承載著文化底蘊,更體現了特定生活需求。這種層層遞進的空間格局,最適合喜歡私密性又重視家族凝聚力的族群,特別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,每個院落都能自然區隔不同世代的生活空間,既保有隱私又能隨時串門子聊天。

從實際居住需求來看,五進四合院對使用者的特性有明確要求。首先要有足夠的預算,這類房產通常位於精華地段且維護成本高;其次要能欣賞傳統建築美學,畢竟現代化設備與古蹟保存常需要取得平衡。以下是常見適合居住的族群分析:


族群類型 適合原因 可能挑戰
傳統企業家族 需要彰顯社會地位,商務接待需求大 現代化設施整合困難
文化工作者 創作需要歷史氛圍滋養,院落空間適合當工作室 隔音效果較差
退休銀髮族 享受園林生活節奏,兒孫來訪有獨立活動區域 日常維護體力負擔
民宿經營者 特色建築吸引高端客群,五進格局可規劃不同房型 古蹟修復法規限制

實際走訪過幾戶住在五進四合院的家庭會發現,他們多半有共同特質:對生活儀式感特別講究,習慣在庭院擺茶席、種盆栽,享受隨著四季變換的建築光影。這種生活方式在現代公寓很難實現,光是那個可以讓小孩追跑又能讓長輩曬太陽的中庭,就是鋼筋水泥大樓無法比擬的優勢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住在這種建築裡得學會跟傳統共處,像是木結構的防潮處理、瓦頂的定期檢修,都是都市人很少接觸的日常課題。

五進四合院

五進四合院在哪裡最多?台灣這些地方找得到,其實在台灣要找到完整的五進四合院並不容易,畢竟這種傳統建築需要極大的佔地面積。不過在幾個保存良好的老聚落裡,還是能見到這種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築群,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台灣哪裡還能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。

說到五進四合院,鹿港絕對是首選之地!這裡的「九曲巷」一帶保留了不少清代商賈的大宅院,雖然多數是三進或四進格局,但走在紅磚巷道裡,那種層層遞進的空間感還是很有味道。特別是在中山路附近的老街區,有些大戶人家的宅第經過修復後,可以清楚看到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演變。

除了鹿港,台南安平也有不少驚喜。延平街附近的舊聚落裡,藏著幾座融合閩南與西洋風格的老宅,雖然不是標準的五進格局,但那種一進一進往內延伸的空間配置,還是能讓人感受到傳統建築的智慧。這些老房子現在多數轉型成文創小店或咖啡廳,逛起來特別有fu~

地區 特色建築 現況用途
鹿港 九曲巷周邊古宅 部分開放參觀
台南安平 延平街老宅群 文創商店、咖啡廳
台北大稻埕 迪化街洋樓混合式四合院 茶行、布莊、文創空間

台北大稻埕的迪化街也是個寶藏地點!這裡的街屋雖然外觀是巴洛克風格,但走進去會發現很多店家仍保持著傳統四合院的空間結構。特別是幾間老茶行和布莊,從店面一路往後走,會經過天井、廂房,最後來到後院的倉庫,這種「前店後宅」的設計其實就是四合院的變體,而且有些規模大的真的會到五進呢!

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,其實台灣早期的富貴人家蓋房子真的很講究。一進大門是接待客人的前廳,二進是正廳,三進開始是家人生活的空間,四進五進可能是廚房、倉庫或花園。這種設計不僅展現身份地位,更重要的是符合傳統家族的生活需求。現在雖然找不到完全標準的五進四合院,但在這些老聚落裡,還是能拼湊出當年的生活樣貌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