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家入厝必看!5個儀式小撇步 | 2025入厝懶人包,一次搞懂 | 新家入厝禁忌,這些別做

2025-08-08

最近剛完成搬家 入厝的朋友一定懂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!畢竟在台灣,搬新家可是有很多眉眉角角要注意的,不只是把東西搬過去就好,從選日子到入厝儀式都不能馬虎。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的經驗談,讓你的搬家過程更順利。

首先,挑個好日子超級重要!老一輩都會翻農民曆找「宜入宅」的日子,現在年輕人雖然沒那麼講究,但至少避開「諸事不宜」的日子比較安心。記得我上次搬家,阿嬤特別交代要在中午前完成入厝,說是陽氣最旺的時候,雖然不知道科學根據在哪,但照做準沒錯啦!

入厝當天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少,這裡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:

必備物品 數量 用途說明
新掃把 1把 象徵掃除晦氣
米桶 1個 裝八分滿的米,代表衣食無缺
紅包 數個 放在抽屜或床底,金額隨意但要是雙數
鮮花 1束 最好是紅色系,增添喜氣
鳳梨 1顆 台語「旺來」的吉祥寓意

搬進去的第一天,記得要先開火煮個甜湯圓,象徵團圓美滿。我媽每次都堅持要煮紅豆湯,說是可以驅邪避凶,雖然我覺得根本是她自己愛喝啦!還有個小秘訣是,入厝前幾天可以先搬些舊家的米和鹽過去,代表把「家運」也帶過去,這個是我房東阿姨教的,她說這樣租房子也會比較順。

說到租屋族,很多人覺得反正不是自己的房子就不用辦入厝,其實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房子,只要是新搬進去都建議簡單走個流程。我朋友上次不信邪,搬進去什麼都沒準備,結果連續失眠好幾天,後來去廟裡求了平安符才改善,寧可信其有啊!

最後提醒大家,入厝當天盡量不要吵架或說不吉利的話,長輩說這樣會影響家運。雖然現代人比較沒那麼迷信,但保持好心情搬家總是沒錯的,畢竟新環境就是要開開心心的開始嘛!

搬家 入厝


搬家入厝前必看!5個挑選良辰吉日的小技巧

最近要搬家嗎?選個好日子真的很重要耶!台灣人最在意的就是入厝要挑良辰吉時,這樣住進去才會順順利利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,讓你輕鬆避開地雷時段,選到最適合搬家的好日子~

首先,農民曆絕對是你的好朋友!翻開農民曆找「宜移徙」的日子就對了,這種日子特別適合搬家。不過要注意喔,農民曆上寫「忌入宅」的日子就千萬別選,不然住進去可能會諸事不順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再來就是要避開農曆七月,這個大家都知道吧!鬼月搬家禁忌多,老一輩的人都說這段時間搬家容易招來不好的東西。雖然現在年輕人比較不迷信,但能避開還是盡量避開比較安心啦~

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要避開的時段,給大家參考:

禁忌時段 原因說明
農曆七月 傳統鬼月,諸事不宜
沖煞日 與家人生肖相沖的日子
節氣交替 氣場不穩,容易影響運勢
喪家附近 避免沾染晦氣

另外啊,記得要看家裡成員的生肖有沒有跟搬家日相沖。比如說家裡有人屬虎,就不要選猴日搬家,這樣容易犯沖。可以上網查「生肖沖煞表」,或是直接問廟裡的師傅比較準確。

最後一個小撇步是觀察天氣預報!選個晴朗的好日子搬家,才不會被大雨搞得很狼狼狽。特別是現在夏天颱風多,萬一搬家當天遇到颱風就真的GG了,所以一定要提前確認天氣狀況喔!

最近搬新家嗎?入厝儀式怎麼做?台灣人最常見的7個步驟一定要知道!這些傳統習俗不只是老一輩的堅持,年輕人現在也越來越重視,畢竟住得安心最重要啦~今天就來分享大家最常做的流程,讓你的新家從第一天就充滿好運!

首先選個好日子絕對是基本中的基本!台灣人最愛翻農民曆找「宜入宅」的日子,通常會避開農曆七月和家中成員的生肖沖煞日。記得提前跟搬家公司預約,熱門吉日可是很搶手的喔!


接著準備這些必備物品,每樣都有它的意義:

物品 數量 寓意
新掃把畚斗 1組 掃除晦氣
米桶 8分滿 衣食無缺
紅色門簾 1條 擋煞招福
鮮花 雙數 花開富貴

入宅當天要記得「火庵」儀式,就是讓新家燈火通明至少三天三夜,象徵陽氣旺盛。老人家說連冰箱都要先插電運轉,這樣財庫才會熱鬧滾滾~現代人如果怕浪費電,至少客廳主燈要持續點亮啦!

最重要的安床儀式千萬不能馬虎!床墊還沒定位前,先用硬幣在床角擺出「八」字型(記得要正面朝上),鋪好床單後放上紅包壓床。有小朋友的家庭還會特別準備「五帝錢」放在枕頭下,保佑一夜好眠到天亮。

入宅後第一週記得要開伙煮湯圓!滾水時要故意讓水沸騰到滿出來,代表「財源滾滾」。湯圓要煮甜的,而且全家人都要吃個雙數,6顆或8顆最吉利。現代人沒時間的話,至少用電鍋蒸個發糕也很有fu~

最後提醒大家,入厝後一個月內盡量不要外借物品或讓房子空著,老一輩說這樣會把家裡的財氣帶走。要邀朋友來溫居也最好等安床儀式完成後,熱鬧的人氣能幫新家聚集好能量喔!

搬家 入厝

為什麼搬家要拜地基主?台灣傳統習俗大解析,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人重視「安居樂業」的觀念息息相關。地基主在民間信仰中被視為守護家宅的重要神明,有點像這塊土地的「房東」,所以搬新家時當然要跟這位「地主公」打聲招呼,祈求未來住得平安順遂。老一輩常說「入厝沒拜地基主,住久會出代誌」,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迷信,但這種習俗背後其實藏著對新環境的尊重與敬畏。

說到拜地基主的由來,民間有幾種說法流傳。有人說地基主是原本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亡靈,也有人認為是類似土地公的守護神。不管哪種說法,共通點都是要表達對這片土地的感謝,並請祂繼續保佑新住戶。特別是在台灣這種地震頻繁的地方,拜地基主更像是一種心理寄託,希望房子能穩穩當當、家人平安健康。

拜地基主其實很有講究,不是隨便擺個水果就行。通常會選在入宅當天的下午時段,準備簡單的供品擺在廚房或後門。老一輩特別重視這個儀式,還會叮嚀子孫要誠心誠意,因為這關係到未來幾年的家運。現代人雖然簡化很多,但基本流程還是會遵守,畢竟「寧可信其有」嘛!

拜地基主注意事項 傳統做法 現代簡化版
時間 入宅當天午後(約1-5點) 搬家前後擇日即可
地點 廚房或後門 陽台或大門內側
供品 飯菜、水果、金紙 餅乾飲料、簡單金紙
祭拜方式 擺矮桌、朝內祭拜 直接擺地上祭拜

現在很多年輕家庭搬家時,雖然不像古早人那麼講究,但還是會準備個餅乾飲料簡單拜一下。有些房仲業者甚至會主動提醒客戶這個習俗,畢竟在台灣買房是人生大事,多一分準備就多一分安心。有趣的是,隨著時代演變,現在也有人用環保金紙或線上祭拜的方式,可見傳統習俗也在與時俱進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