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吹自擂的藝術,你懂多少? | 這樣自誇才不會被討厭啦 | 職場必學!低調自誇術

2025-07-12

自吹自擂這件事,台灣人其實很在行

說到自吹自擂,台灣人可是箇中好手。從夜市老闆的「全台最好吃」招牌,到菜市場阿桑的「這青菜全場最青」,這種帶點浮誇的自我推銷,早就融入我們的日常文化。但你知道嗎?這種看似過度自信的表現,其實背後藏著不少有趣的社會觀察。

先來看幾個台灣人最愛自誇的場合:

場合 常見台詞 背後心理
面試時 「我抗壓性超強」 怕被說草莓族
相親時 「我媽說我很乖」 長輩壓力使然
賣東西時 「這批貨品質最好」 競爭太激烈
同學會 「我小孩念資優班」 比較心態作祟

特別是在做生意這塊,台灣人簡直把自吹自擂發揮到極致。像我家巷口那間花生攤,老闆總愛說他的花生是「總統級品質」,結果有次被我發現包裝上寫著跟隔壁攤一樣的產地。不過說也奇怪,明明知道他在誇大,大家還是會買單,可能這就是台灣人可愛的地方——我們其實心知肚明,但寧可相信這種帶點幽默的吹噓。

說到花生,讓我想起前陣子去雜糧行,老闆大力推薦他的「冠軍級花生」,說是比賽得過獎的。我好奇問是哪個比賽,他居然回說「我家小孩幼兒園的料理比賽啦!」當場笑翻。這種台式的自誇,與其說是騙人,不如說是一種獨特的銷售話術,帶點玩笑性質反而讓人覺得親切。

在職場上也常遇到這種情況。記得有次開會,同事把一個普通的企劃案講得像要改變全產業,主管明明知道沒那麼厲害,卻還是點頭說「有氣勢很好」。這或許就是台灣職場的潛規則——你可以自吹自擂,但要有本事把場面話變成真的,不然很快就會被看破手脚。

自吹自擂

誰最愛自吹自擂?職場老鳥的生存之道,這個問題在茶水間總是被偷偷討論。在台灣職場打滾多年的老鳥們,早就練就一身「低調炫耀」的本事,他們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厲害,但總能在不經意間讓全辦公室知道「這件事沒我不行」。這種生存智慧,可是菜鳥們要學好幾年的必修課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老鳥們最擅長的就是「用數據包裝實力」。比如明明只是幫忙整理報表,經他們口中說出來就變成「優化部門KPI的關鍵推手」。以下是職場常見的「自誇話術對照表」,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:

實際情況 老鳥說法 效果
準時交報告 「我讓專案提前3天達標」 聽起來很有效率
參加會議 「主導跨部門協調會議」 瞬間變身決策者
修改錯字 「確保公司對外形象專業度」 層次立刻提升

這些老鳥還特別會挑時機表現自己。他們不會在週一早晨大家忙翻天的時候邀功,而是選在主管心情好、或有客戶來訪時,「剛好」提到自己上個月的業績。更絕的是,他們總能把功勞分給團隊,說「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」,但話鋒一轉就會補充「特別是某個環節我花了很大心力」,這種以退為進的手法簡直是藝術。

在台灣職場,真正的高手從不說「我很強」,但會讓所有人覺得「沒他不行」。他們深諳「讓別人幫你宣傳」的道理,與其自己說破嘴,不如培養幾個「代言人」在適當場合幫腔。這種生存之道,可不是那些整天把戰績掛在嘴邊的菜鳥能懂的。

「什麼時候該自吹自擂?面試官沒告訴你的潛規則」這個問題,其實每個求職者都該好好思考。在台灣職場打滾多年,看過太多人因為太謙虛反而吃虧,也見過有人吹過頭直接被刷掉。關鍵就在於拿捏分寸,知道什麼時候該展現自己,什麼時候該收斂鋒芒。

面試時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被問到「你的優點是什麼」,這時候與其說「我還需要學習」這種客套話,不如直接舉出實際案例。比如你可以說:「我在上份工作主導的專案,幫公司節省了30%成本」,這種具體數字比空泛的自誇更有說服力。但要注意的是,千萬別把團隊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,適當提到同事配合會顯得你更專業。

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情境,告訴你什麼時候該適度自誇:

情境 該怎麼說 不該怎麼說
被問到缺點 「我有時太追求完美,但現在學會在效率與品質間取得平衡」 「我常常遲到」
談到前公司 「我帶領團隊達成年度目標,學到很多管理經驗」 「前公司制度很差」
被問為何離職 「希望尋找更能發揮所長的舞台」 「老闆太機車」

很多面試官其實期待聽到你為自己說話,特別是外商或新創公司。他們想找的是對自己有信心、能扛責任的人。但記得要把自誇包裝成「分享經驗」,比如用「我發現…」、「我學到…」這樣的句式,聽起來就不會那麼刺耳。台灣人習慣謙虛是美德,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,適度展現實力反而更能讓面試官記住你。

自吹自擂

自吹自擂是什麼?台灣人最常見的3種表現方式

在台灣的社交場合中,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人特別愛「自吹自擂」,簡單來說就是過度誇耀自己,把自己說得很厲害。這種行為雖然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好笑,但其實背後可能隱藏著缺乏自信或想獲得認同的心理。台灣人最常見的自吹自擂方式,通常不會太直接,而是用一些看似謙虛卻又暗藏炫耀的語句來表現,這種「低調的炫耀」反而更容易被識破。

第一種常見的方式是「假抱怨真炫耀」,像是說「最近好煩喔,公司一直要我升職,可是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」,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煩惱,實際上卻是在告訴大家自己要升官了。這種說法在同事聚會或朋友聊天時特別常見,明明心裡很得意,卻要裝作很困擾的樣子。

第二種是「不經意透露成就」,例如在聊天時突然說「上次去日本玩,順便買了間小套房,以後去就不用住飯店了」,這種看似隨口一提的話,其實是刻意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錢到能在國外置產。台灣人很愛用這種若無其事的方式來炫耀,因為直接講會顯得太刻意,包裝成閒聊反而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。

第三種是「比較式自誇」,像是「我兒子這次月考只考第二名,真是的,明明上次還第一名」,聽起來是在抱怨,實際上是在炫耀小孩成績很好。台灣父母特別愛用這招,尤其是在家長群組或親戚聚會時,總要把小孩的成就拿出來比較一番。

表現方式 例句 使用場合
假抱怨真炫耀 「最近好累,客戶一直指定要我接案子」 同事聚餐、朋友聚會
不經意透露成就 「昨天去百貨公司,不小心刷了十幾萬」 日常閒聊、社交媒體
比較式自誇 「我女兒鋼琴比賽只拿銀牌,還要再加油」 家長群組、家族聚會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